营商环境 “优”无止境
杭州日报讯 5月30日,杭州召开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“一号改革工程”大会,31日下午,2023年“公述民评”面对面电视问政第二场“火力全开”,主题正是“拼经济——营商环境优化”。在2个多小时的问政活动中,相关单位负责人直面监督,公开亮言践诺,迎接“大考”。
线上取号线下苦守,“网办”不符实
【资料图】
标本兼治,实现办事零距离
在人人都是营商环境、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今天,“数字化”一直是杭州极具辨识度的标签和加分项。在立足窗口“小服务”的过程中,不少地方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。
现场曝光的视频中,杭州市民中心的政务服务中心公积金业务窗口前,排队市民抱怨道:“取号以后如果不想过号,就得一直守在现场。现在提醒到号的技术在商场都很成熟了,这儿却没有。”
市审管办相关负责人承认,目前窗口的取叫号系统出现问题,“出现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应该,回去后我们马上解决技术问题,并且对所有窗口进行排查,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。”
在杭州,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全程移动端办理,是一项重要便民利企措施,但在桐庐县,市民感觉这个“网办”名不符实。“在杭州其他区、县(市)的不动产部门,是可以选择邮寄的,桐庐县不动产抵押登记窗口却要我们亲自送到,虽然开通了网办,但我仍享受不到这个便民措施。”市民对此感到困惑。
“市民所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,由于之前我们的不动产权系统与登记库跟杭州主城区是不融合的,正式打通后,我们会利用好全流程的网办新场景,‘解锁’更多杭州不动产特色服务。”桐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将立即建立清单,点对点解决好“卡点”,持续为广大企业、市民创造更便利的办事体验。
投资咨询难,业务电话形同虚设
全面排查,强化主动服务意识
若欲“引凤来栖”,必先“筑巢以待”。企业的壮大、人才的活跃程度与良好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。
来自香港某科技企业的刘先生,想在建德开一家全资子公司,他通过多方联系后却犯了难。“这个事情涉及多部门,没有一个集成的平台,大家业务不太熟,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培训。”刘先生表示自己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。
随后,建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这说明我们相关人员在服务时,回答不清晰、答案不准确、工作不到位。我们马上会再联系、再上门服务。”同时,将完善跨部门之间的数据打通,及时回应企业群众诉求,采取更专业的举措,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规范化服务能力。
广开门路,加强人才招引,是杭州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一环。人才来到杭州后,他们的感受如何?
来自西湖区的章先生向记者反映,他在申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时被驳回,想咨询原因。“我拨打官网公布的电话,打过去之后说这个号码已经转号,转号的号码又打不通、没人接。”章先生说。无独有偶,淳安的方先生也同样遇到了窘境,“我电话打了好几天,后来回复我,说出差去了。”
记者随即拨打了网上《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管理系统》公示的联系方式,发现淳安县委人才办与富阳区委人才办的电话已改号,改过的号码不是无人接听,就是用户正忙。
“出现这样的问题,我们非常抱歉,这体现了我们管理上的短板和漏洞。”西湖区、淳安县、富阳区相关负责人均表示,立即整改,全面梳理,举一反三,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。
政策知晓度低,优惠政策兑现慢
协同发力,让“政策精准找人”
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、助力企业发展,杭州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政策,全方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但是,这些政策红利,真正落实到每一家企业了吗?
在钱塘区,不少街道、部门都有助企专员,但一些企业表示,确实获得感不强。“我们现在政策还是针对招大引强的,看看能不能给努力成长的中小微企业给更多扶持政策。”某小微企业孵化园负责人建议。
钱塘区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:“现在全区助企专员共有170多个,与全区12万经营主体相比,覆盖面只有1.5%,我们还是要配强配齐助企专员。”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,针对中小微企业对政策知晓率不高的问题,将做好政策的解读,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,数字赋能,为企业提供更有梯度的精准服务。
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是很多市民选购汽车时的重要考量之一,今年2月,市民焦先生在拱墅区申浙上汽大众4S店购买了一辆车,可以享受购车补贴2500元。然而3个月过去了,焦先生都没收到这笔补贴。
“非常惭愧,我们没有把好事办好。目前,我们已经兑现了3852台,还有100台因为信息还没有完全核对清楚,马上就可以得到兑现。”拱墅区相关负责人回应,“这个情况也让我们引以为戒,接下去对政策要做一次全面的回头看,形成闭环管理,把政策落地落实,提升老百姓满意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