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极目新闻报道,5月4日,有游客在云南大理体验三月街长街宴时,吐槽菜品定价高。该游客在镜头前称,一桌共8个菜只有一个荤菜,一桌6个人,每人收费88元,一桌卖五百多元。对此,主办方回应: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,售票都是明码标价。大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:系市场调节,商家自主定价。
市场调节、商家自主定价都没有问题,但消费者不满意同样需要重视。一句“明码标价”或者“商家自主定价”并非高价低质的托辞。之前,“6块糖卖466元”引发热议,事后调查发现,商家有故意误导消费者之嫌。更早前,“4个菜1500元”事件也曾引发关注,根据官方通报,虽然该店的海鲜产品全部明码标价,但因缺斤少两、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,被立案处罚。可见,“明码标价”不一定就合情合理,甚至还有可能是部分商家暗地里搞“小动作”的障眼法。
旅游绝不是一锤子买卖,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,游客来了,能不能接得住、能不能让游客玩得好,这绝不是小事。“五一”长假期间,频频出现的旅游乱象,网友热议背后是对一个地方旅游体验度的“云打分”。而打分背后,是大众对各旅游地期待值和满意度的心里排名,势必影响其他潜在游客的出行选择。说到底,人们对价格的敏感,还是基于一个朴素的期待:钱要花得安安心心、明明白白。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》的官方解读中就提出:明码标价不能简单理解为仅标示价格,经营者还应当标示与价格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,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。
同样是明码标价,游客在云南大理体验三月街长街宴后大呼上当;而面对淄博烧烤,却有网友反向劝商家“涨点价”。据悉,山东淄博烧烤火出圈后,一位自媒体博主将其在山东淄博八大局菜市场购买美食、吃烧烤的视频放到网上,并感叹“山东烧烤看淄博,淄博消费更是绝。”为此,淄博市场不缺斤少两、物价便宜成为共识。往后看,淄博刷好感的行为还有很多,如宾馆涨价潮中的理性限价、城市竞争潮中的兄弟帮衬……可以说,它们都指向一个共通的逻辑——人们需要,政府就提供;舆论反感,政府就砸锅。
总有人以为淄博是一夜爆火,回顾这波操作,其实是“炉火纯青”。在这场极高曝光度的出圈过程中,城市治理者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。烧烤技术、营销诀窍、服务细节,只是出圈的“表”;服务型政府、现代化治理思维、消费者至上,才是出圈的“里”。频频出现的“抬高价”,倒逼监管要更趋精细。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激励和惩戒机制,打击更隐蔽的宰客行为,也是提升消费意愿、巩固消费复苏势头的题中应有之义。“明码标价”并非高价的护身符,价高体验差,游客最终会用脚投票。不寻求服务至上,不遵循用户满意,必遭反噬。
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
编辑:龙春晖
责编:李洋
审核:陈旭